资源项目简介:
阳江漆艺主要分布于粤西南阳江市城区,始于明末清初,清中叶在国内已颇有名气,上世纪30年代最为兴盛。阳江漆艺种类繁多,有皮胎漆、木胎漆、麻胎漆、金属胎漆、纸胎漆和瓷胎漆等。阳江漆艺主要使用天然生漆,后因生漆不能满足需求,又研制了被称为“阳江漆”的代用涂料腰果漆。漆器制作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,主要技法有镶嵌彩面、螺钿、贝壳、描金堆漆、拍花、印花等,面漆髹饰传统上多为黑色和朱色,采用腰果漆后,髹饰工艺有了新的变化,增加了推磨、罩金、罩银、罩铜、罩锡等多种装饰技艺,使漆器显得更为多姿多彩。传统阳江漆器多为实用型制品,如皮箱、茶叶盅、首饰盒、印章盒、眼镜盒等,具有质轻、坚固、防潮、耐热、耐碱、经久不变形、不褪色等特点,其中以皮胎漆品最具传统特色。
2011年,漆器髹饰技艺(阳江漆器髹饰技艺)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作品以陶器为胎,外形为钵状,四周以黑色髹有河姆渡时期纹样然后罩上红漆,最后磨显出预埋图案,研磨推光制成,表面圆润光滑,纹理层次丰富。作品的材质为陶器,使用腰果漆、瓦灰、颜料等材料,是陶与漆相结合的漆器作品,通过研磨将预埋的图案纹样磨显,这是作品的工艺特色。
元素细节图
(图文来源:百度百科)